Page 48 - 2017_IOT_EBOOK(final) (1)
P. 48

目前比較普遍使用的是RFID技術,可以用來儲存商品
          或個人資訊,例如食材有RFID的條碼標示,冰箱便可透過


 ˙物聯網的架構˙        感測技術掃描條碼,得知紀錄在雲端的食品有效期限等資

   根據歐洲電信標準協會(ESTI)所訂的標準,物聯網的概  訊,供應商也可藉此追蹤食物新鮮度與流向。

 念被分為三個階層,由下而上分別是感知層、網路層和應用
          球鞋加上壓力感測器後,即可偵測穿著者的走
 層,大同大學智慧物聯網研究中心鄭福炯主任在「物聯網技
          路姿勢,進行站姿等的矯正醫療。
 術理論與實作」一書中,又將其細分為五層,由下而上是物

 件層、物件抽象層、服務管理層、應用層與商業層,物件層

 用來感測與控制物體的各種狀態,等同於物聯網三層架構中

 的感知層。

   感知層根據物品的性質和資料蒐集的需求,會有不同的

 蒐集方式,分別是「感測技術」和「辨識技術」。為了探測  壓力感測器
 和感受外界的訊號,會在物品裡嵌入各種感測元件,例如感

 測空氣成分、音量、陀螺儀、溫濕度、亮度、壓力、紅外線  ˙唯一識別碼UID(Unique Identifiers)˙
          物聯網中的每件東西,不論是物品、人,還是動物,都有
 等的感測元件,屬於感測技術;而辨識技術可以讓每個物品

 有獨一無二的編號,就像身分證一樣可以回報、紀錄自身的  唯一識別碼(UID),彼此間能透過網路辨識對方身分,傳

 狀態。常用技術有RFID(無線射頻辨識技術)、條碼辨識、  輸資料。
 QR code、NFC(近場通訊)、Wi-Fi、MAC address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考資料:物聯網技術理論與實作(鄭福炯,2016)







 4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2
   43   44   45   46   47   48   49   50   51   52   53